近日,由MK体育在线官网主办、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中小学科学(综合)教材研究〕(以下简称“基地”)承办的“中小学数学及科技教育国际研讨会(2025)”在MK体育在线官网举行。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澳门等地区的数学与科学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等院校师生、中小学校长和一线科学教师等500余人齐聚长春,共同探讨中小学数学与科技教育研究前沿与创新发展路径。

MK体育在线官网校长、基地主任徐海阳致辞。他回顾了学校数学及科技教育取得的系列成绩,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教材基地工作,加强数学及科技教育研究,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东师力量。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长陈云龙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视中小学数学和科技类相关课程教材建设,基地自设立以来,在教材研究、成果交流、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为支撑中小学科技类课程教材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共同探索中小学数学及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道路。开幕式由MK体育在线官网副校长邬志辉主持。
大会设主旨报告、特邀报告和平行论坛三大板块。
主旨报告和特邀报告环节,教育部义务教育及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MK体育在线官网荣誉教授史宁中系统阐释了数学与科学在思维方法上的共性与差异,展现了我国数学教育在科学思维培养方面的深厚积淀与创新实践系统。基地执行主任、MK体育在线官网郑长龙教授探讨了科技革命对科学教育目标、内容与方式的深刻影响。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大中小学数学教材研究)执行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曹一鸣教授,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中小学生物学教材研究)主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谭永平,东南大学包雷教授以及澳门大学魏冰教授在系统构建跨学科的创新型人才贯通培养体系、聚焦科学家潜质、以科学家精神引领科学思维提升、拔尖人才选拔等方面得出重要共识。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中小学物理教材研究)主任、华南师范大学吴先球教授,上海市中小学数字化实验系统研发中心副主任李鼎博士,浙江师范大学黄晓教授以及MK体育在线官网于海波教授围绕中小学数学与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与保障机制,提出了中小学科学实验器材的数智化路径、科学教材需强化学习体验、关注科学教师课程能力建设等观点。
美国国家教育学院院士、密歇根州立大学STEM教育创新研究所主任约瑟夫·科瑞柴科(Joseph Krajcik)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佘伟忠(Wee Tiong Seah)教授、澳门大学柳秀峰教授、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何鹏(Peng He)助理教授就中小学数学与科技教育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国际视野的前瞻性思路与实践路径,为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多元启发。
初审:武 昕
复审:沈 迪
终审:李红权